經歷兩度流產終產健康女兒 女強人棄事業當全職媽媽:見證女兒成長每一刻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07/17 10:19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24

分享:

分享:

兩度流產的May成功誕下女兒後,甘願放棄事業,從昔日職場女強人成為全職媽媽,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每一刻。

媽媽懷胎十月,聽到小生命呱呱落地的哭聲,是一個美好的祝福。然而,不是每個媽媽也如此幸運。曾經是職場女強人的May,經歷過兩次流產,42歲高齡懷上第3胎,歷盡千辛萬苦,終誕下健康的女兒,令她對人生意義有了不一樣的想法,當上全職媽媽,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時光。同時,她亦成立關注組,為流產同路人爭取權益。

哥哥身體壞了,去了天使那裡。

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下午,May帶著3歲半的女兒Anna來到粉嶺和合石的「永愛園」-一個專門安葬流產胎兒的地方,Anna帶來自製的小花和心意卡,送給不幸無法出生的「小BB」。懂事的Anna知道,她的哥哥亦因身體問題無法來到世上,因此與天使一起看顧著在地上的她和父母。

Anna為首位安葬在永愛園的「小bb」獻上親手畫的禮物。(曾有為攝)

過往任職輔導及教育工作的May,享受埋首於工作的成就感,婚後對生育亦抱順其自然的心態。2011年,May感冒看病時發現自己懷孕,但未來得及感受生命的喜悅,就在懷胎4周突然流產。她憶述,當日上班突感肚痛、陰道出血,醫生告知胎兒已沒有心跳,未能長成胚胎。May坦言,當時不敢向人提起,但每次想起內心總是隱隱作痛。

13年底,她再度懷孕,這次她刻意減少工作安胎,沒料在12周進行超聲波檢查,卻發現胎兒發育異常,內臟器官長在身體外面,醫生建議她引產。提起傷痛往事,May一時哽咽,

作為媽媽不會死心,我不斷搜尋資料,看看有沒有手術能把胎兒器官重置。

胎兒在14周大時停止心跳,May拒絕刮宮手術,堅持花8小時引產,讓胎兒能完整地「出生」,至今她仍記得孩子只有半隻手掌般大,卻臉帶笑容,因此為他改名叫「樂樂」。

我跟他說,「媽媽很愛你,你等我養好身體,希望能再懷上你。」

May曾帶Anna出席關注組的活動,令她明白不是每個嬰兒都能幸運出生,每個生命都是得來不易的。(照片由受訪者提供)

兩度流產令May身心都大受打擊,但她為了跟樂樂的約定,減少工作調養身體,堅持每日跑步2小時,飲食上亦更為小心,戒飲奶茶和咖啡。

2014年11月,May終如願第3度懷孕,已屆42歲高齡的她喜出望外,但經歷過2次傷痛,不敢過分期待,盡量以平常心珍惜每一天與胎兒的相處。為免工作勞累影響胎兒,May選擇全職安胎,即使公司加薪挽留,她仍毫不留戀。

直至懷胎38周,May剖腹產女,她猶記得女兒Anna剛出生時,哭聲響遍醫院走廊。看著女兒平安健康來到世上,May感動不已。

Anna轉眼間快4歲,每天都會對媽媽撒嬌,「我好開心,媽媽我很喜歡你」。(曾有為攝)

Anna是在年底出生,正好是May與樂樂的一年之約,彷彿是樂樂再回來,但很快May就清楚,每個生命都是獨立,並非其他人的代替品,更不是為父母而活。她盼望女兒能擁有自己的人生,按自己的意願做人。她亦常教導Anna要感恩,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生命。

原本以事業為重的May,經歷千辛萬苦方誕下女兒,終決定捨棄工作,全心全意做一名平凡的「湊女媽」,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時間。她認為,即使只是日復日洗衣服、餵奶、換尿片,她都想親自照顧,不欲錯過女兒成長的每一刻。

人生就像一隻鳥兒,怎樣飛都不會有痕跡,最重要是享受過程,沒有甚麼可以留低,唯一是我給予女兒的愛。

流產是不少準媽媽生命中難以撫平的傷痛,特別是懷孕不足24周而流產的胎兒,以往會被當醫療廢物。May成立「小bb安息關注組」,義務為流產媽媽提供心理輔導,並成功爭取政府在今年4月啟用安放流產胎和合石的「永愛園」,她望透過安葬小BB,喚醒公眾對生命的價值。

不論生或死,每個小BB都是我們的孩子,他們不是垃圾。

撰文 : 方穎珊 TOPick記者